二月三月四月

前言 原计划每个月都有的月记未能成行,居然耽误成了三个月一记…… 惭愧之余也些许释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可以适时适事调整自己的计划,另一方面也变得更厚颜(当定下的目标没有完成的时候)。 虽然没有按时写月记,但是从二月开始就有了每天记录的习惯——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日记吗? 是就是吧,大方的承认自己也成为“不正经人”的一员,这感觉也不错。 二月 ⎡ 江上梅花入画船,岁月静好现丹青。⎦ 回忆起来二月过得很快。有农历新年,还开始重新画图,读书,运动以及计划日本之行,还开始学日语,总之日子充实了,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这个月的天气很好,不太热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户外活动,登山,远足和去公园遛狗。前半个月因为吃饭时间在中午和晚上导致体重有点不受控制,月末改为过午不食后情况好了许多,身体也舒服很多。 这个月读的最好的书是Tara Westover的《Educated: A Memoir》的中文版《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因为故事讲述的平静有序,所以并不像读其他中文翻译版的书时常有“应该读原版”的感觉。 最初把它列到书单里是因为书名,很有画面感和意境的名字。以至于初读头两章都觉得画风有些不搭,故事背景和”意境“二字没有太大关系。但在Tara的讲述中,我逐渐与她产生共情…… 尽管我无法完全理解她极度束缚的家庭和被压迫的成长经历,我的共情似乎有些偏颇:当Tara快乐时,我感觉不到她的快乐;当Tara痛苦时,我感觉比她还要痛苦。 在我看来,通过整本书的讲述,像是她在向我解释她行为的合理性: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在懂得反抗之后不离开?为什么离开之后仍徘徊不前?—— 我们永远不能完全体会别人生活的苦难,因此给予的理解是主观的,给出的建议也是片面的。对于Tara的故事,我只能是个阅读者,了解有人这样生活在世上,有人这样反抗生活的枷锁,又这样被另一重枷锁束缚。 这样的读后感大概也是她著此书的意图之一吧,在书里序言中Tara就写到: “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总得来说,这个二月是快乐的度过,体会了规律学习的快乐,随机运动的快乐,冷静思考的快乐。 三月 ⎡ 春风十里不如你,故土归心两相依。⎦ 如果说二月过的快,那三月就是飞逝而过!因为整个月都没停歇。 月初回国了两周,整个过程都非常忙碌,奔波于医院,妈妈家和婆婆家之间。感叹独生子女的养老困境,感叹想念但却无法给我归属感的家乡。回国期间,虽然不像在自己家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但每天都要说好多话,而说的话都是给别人听,以至于很难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知道别人是怎样,但我很清楚自己需要独处,静静地让思绪飞扬,倾听内心的真实感受,否则很容易迷失自己。现在回忆起来那两周过的快的好像是一场梦,日记里有一小段似乎很能概括那时的感觉: ”走在路上,举目皆是熟悉的景。这座城老了、也旧了。可是他又似乎一直都是座老城,总会换上新衣,只是新衣也都会变成旧衣。年岁不曾大改,到不像我,年年添新岁。 只是远处的山变了,从前我觉得她好远,离我仿佛有一天一夜的路程… 可她似乎在我不在的这些年,慢慢的、默默的靠近,等我再看她时,她的山脊与山涧我都能看得分明。 好爱这里啊,但又不得不离开,可是也想离开。“ 回到墨尔本当天就去看了周杰伦演唱会,不像上次千里迢迢去见偶像而赴的一场青春之约的悸动与兴奋,这次更像是给社区文化标杆捧场的喜闻乐见。 六天后便开启了为期两周的日本之旅(原来整个三月都没消停……)。这次旅行充分证实了几个人生真理: 一,比旅行本身更美好的是旅行前的憧憬与畅想; 二,凡事不求最盛,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留有余地最美; 三,总要多出去走走,才不会在平淡的日子里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次旅行虽然疲惫但是日日都很充实,每天都有期待和高光时刻。弥补了一部分上次的遗憾,打卡了更多地点,吃了更多美食,即便这样结束时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可是这次最大的意外就是没有料到旅行者的洪流如此巨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旅行体验——毕竟作为i人的我俩向来不爱往人堆里扎,这次却时时刻刻在人的夹缝中挤身,回想时我脑海中是两只泥鳅在一窝泥鳅里游窜的场景。所以旅行,如果能避开旺季,应该已经大概率确定会玩的更快乐了吧! 因为每天都在记录旅行,所以感悟尤其多。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总结,以后单独写一篇吧。 这个月还读完两本书《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的两册,化繁为简的科普和轻松的文笔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到近现代的欧洲建筑风格和流派的演变。确实如其名:“很有趣”。而且还在我脑中种下了想去欧洲打卡经典建筑的种子。除此之外还顺便读了《众神的样子:希腊神话与西方艺术》,神话体系倒是讲的通俗生动,但是涉及到艺术的部分就是点到为止且篇幅有限。看完这几本相对浅显且言简意赅的读物后感觉开了一个新坑——想要系统的看看西方艺术史和建筑史了。 因为整个三月基本没在家呆,静下心来读书思考以及运动的时间也少了很多,以至于终于回到家后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四月 ⎡ 春樱始落梦初醒,静享流年岁安宁。⎦ 四月的头一周是在东京度过的,回家后感觉如梦初醒。可还是很快恢复到日常的生活状态,不知不觉,感觉四月也是在倏忽之间。 期间,还和老公一起做了第一季度目标的回顾,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按照计划砍掉了相应的”大奖励“环节。接着制定了第二季度的目标,有了第一季度的经验,这次的目标更加符合家庭和个人的情况,希望这一季度可以好好坚持,如期完成。不得不承认,做计划还是对生活很有帮助的。可以在茫然没有目标的时候为我们指明方向,而且合理的目标并不会让人在努力时得过且过,反而方向明确,适合每天按部就班的坚持下去,然后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这个月看的书是梁实秋的《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购入的时候是被名字吸引,但是读完后的感觉就是一个无感….. 确实能感觉到他是个快乐的人,不为难自己,不精神内耗。有些文章读起来有种好像是吃完碳水晕乎的时候写的文章,哈哈哈哈哈。行文有点类似鲁迅,大概因为他们是同一时期的原因,但可以确定他们俩是完全不同的性格。梁实秋的情感表达比较内敛,不激昂也不伤感。读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像个未曾受过苦的少爷,因此快乐,不食人间烟火。(当然这是在不了解他背景的情况下的猜测)。稍作查阅后,了解到他曾与鲁迅有长达八年的论辩,也曾发表过激烈的言论,只是我手上这本书较为生活化。 除了书,这个月还看了漫改动画《葬送的芙莉莲》。前两年才开始看日漫,因为很挑剔题材,尤其抗拒热血漫。看过的比较喜欢的日漫大多都是因为人物形象足够可爱,故事情节比较平缓的。《葬送的芙莉莲》是截至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人物和故事设定!主人公都纯纯i人,做事有目的但做的不急不缓,整部剧的情感表达内敛含蓄,表面看上去风云不惊,但是偶尔一句话点出行为动机时却能让人为之动容。非常期待下一季! 差点忘了还看了一部古早日本动画《未闻花名》,但是更喜欢它的原名《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看之前就知道这是一部能让铁汉落泪的动画,但是看完觉得对于成年人的我来说,除了能让我落泪,别的我都不太能get…… 大概是因为我没有能让我如此执念的童年玩伴和回忆,大概是因为我不是会耿耿于怀无法前行的性格,大概是因为我虽然不轻易表达不满但是却敢于说出自己的喜欢。总而言之就是无法共情里面的每一个主人公的脑回路,但是……看到最后还是哭个稀里哗啦。 总得来说四月过的清淡得很,但是却能赶到平凡日子里的珍贵的安稳,按部就班的日子并不会觉得无聊啊,毕竟人生漫长,平淡才是主题。 写下这篇blog的时候已经五月了,反思了自己没有及时写下每月小结的拖延。太久未记录会导致记忆的模糊,让想写的事情无从下笔。虽然每天都有日记,但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人生的一小片段是必要的。毕竟,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能在我们未察觉的情况下形成,及时回望过去的一个月,可以避免自己被坏习惯和坏情绪吞噬,也能把好习惯和好情绪改进让它更好的延续。 04/05/2024

五月 4, 2024 · Misty

一月

不知不觉2024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了,好快!不觉得要有个简单的总结与反思,才配上的之前说好的”习惯性记录“以及“阶段性目标”。 总得来说不满意是多过于满意的: 没有做到频繁且习惯性的记录,可能是性格原因,想的很多但下笔有限。总是喜欢等情绪到了才想坐下写点什么,但是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记录。 昨晚睡前阮先生给我展示他一月份写了几篇文章又记下几篇日志,我说记录就是为了记录不应该注重数量。但是静下来好好想想,数量确实不重要,但是习惯很重要。现在我要做的不就是养成习惯吗?以及改变自己”喜欢等待契机去做”的习惯。 健康方面,算是有一些进展,除了临近新年大扫除提升了日常运动量外,还尝试了多种运动方式(感谢阮先生的邀请促使我尝试新的运动)。同时,在这个一月十三日,我经历了人生有史以来最强烈的一次眩晕,也是在这次我才确定以前的眩晕都是因为”耳石症“发作。这次的眩晕冲击使我在之后的十天左右都多多少少的经历身体上的余晕以及心理上的恐惧。也顺道因此去做了血液检查,很幸运这次的结果和两年前相比回归正常,除了铁含量太低(或许也是我平时总头晕的原因)。在吃肉这件事上还是任重道远…… 整个一月还读了几本书。 重温了鲁迅的《野草》《且介亭杂文》《彷徨》以及《朝花夕拾》,说是重温其实很多文章也是第一次读,杂文系列读起来有点无趣,个人并不是很喜欢看他写文章怼人,对我来说有点没头没脑,因为毕竟要结合时代和事件的背景。但依然很喜欢《朝花夕拾》和《彷徨》,总觉得写小说的鲁迅和写杂文的鲁迅很不同。这次读 《在酒楼上》 ,莫名的就很喜欢他平淡的讲故事的感觉,与我心中的鲁迅十分契合,且很有画面感,读时有种在看一部老电影的感觉。因为读到《藤野先生》时说了到上野公园的樱花,随手搜了一下今年日本樱花的开放预测,让我们幸运的买到机票没有错过今年的樱花季!谢谢鲁迅先生。 还读了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卷一和卷二。写作风格和他的视频十分类似,我甚至自动脑补了声音。内容也主要是科普,或轻松有趣,或惋惜感叹,倒是很适合睡前读一读放松心情。虽然看的时候经常和小亮一样忍不住吐槽聂璜的不严谨,凭着对海洋生物的一腔热忱投入人力物力去调查研究的行为还是令人敬佩。但是后来因为头晕的余威,睡前举着这本略沉就没再继续读卷三,等到卷四寄到了再一起读罢。 在阳光不错的几个下午读完了《多即是多:极繁主义设计风格指南》当时买到的是中文版,但是因为专业相关,加上翻译的很译制腔,所以读的时候好像在脑子里转换成英文消化了。读完有点开心的一点是它让我放下极简的执念拥抱繁琐变化的美。其实大概也是一年多以前,我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简约极简的设计风格,因为它会限制我的喜好,让我在挑选配色上畏手畏脚,从而错过了让灵感迸发的机会。虽然大多数人在选择室内设计风格的时候还是会走保守路线,但是这不能成为保守的借口。繁琐的美也需要在设计中留白,极繁主义也不是简单的堆砌。总而言之,就像这本书的英文名字《Everything》 —— You can put everything you like into your room, wisely. 最后读的是小林泰三的《看海的人》,一些科幻短篇小书的合集,每篇都有不同的世界设定,不同的主人公性格和结局。还没有完全读完,不过每篇结束后作者对于故事设定的思考很有哲学思辨的意味。比如昨晚刚读的一小段印象还比较深刻:“不管哪个世界,都是一样的。你只会看到想让人看到的自己,别人只会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你。人类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也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既不自由,却也很任性。” 想读的书单上还源源不断的加新书进来,果然社交App都是time killer,以前竟没发觉自己一个月可以读这么多本书。但是因为这个月决定了日本的赏樱形成,还是有不少时间都在浏览社交媒体以做旅行攻略,好在基本框架已定! 希望二月可以继续做该做的事,再更自律一些,突破旧习惯,尝试新方法。 持之以恒/

二月 1, 2024 · Misty

开始习惯性记录

就像几年前的每个新年,每当伊始就开始做一些新年规划,那时列出的条陈大都无疾而终,使得自己最终明白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列出计划,而是列出什么计划以及如何执行。所以后来几年不再做计划,默默的在心里想想要做什么然后去做,效果竟然比实际列出规划要稍好一点(也有可能是年龄大了一点之后自控力和行动力有所加强的缘故)。 但是今年的新年,在自己的潜意识驱动下,以及在阮先生的引导和鼓励下重新开始对新年做计划。具体原因大概有几点: 去年一年回到工作状态,虽然比起之前在家充实很多,但是总觉得因为工作导致给自己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不论是生活还是自我提升上。这点上今年很希望有所改进,做计划可以时不时的提醒自己多关注自身。 去年结束之前的几天(12月26日)在阮先生的邀请下用一份问卷总结了自己的2023,通过回答40个问题来回顾过去的一年,这份问卷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涵盖方方面面,但是却有效的让我对我的2023 有所回顾,并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活在当下很重要,但是记录和回忆自己的过往也同样重要。于是今年让自己尝试养成记录的习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计划的本质是奖励。列出计划,完成计划,奖励自己完成了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自我的关注以及享受生活。 所以我们一起列出了Q1的计划,有一些挑战但是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算是合理且有效的计划。具体的内容就不再这里写太多。但是除去每个季度会有的计划之外,今年我对我自己还有一些宽泛又具体的要求: 比如,开始习惯性记录,并不是像小时候写日记那样的记录。因为我是个很情绪化的人,脑子里有想法的时候并不一定是想写东西的心情,这个时候就先快速的简单记录下来,然后在想写作的时候安安稳稳的坐下来写点东西。也算是一个Me Time的形式。不仅可以记住那些spark moments,更可以让自己在安静的时候回顾,并挖掘内心,充分记录。 比如,克制的使用社交媒体,比如抖音小红书甚至是微信。戒掉抖音首先是阮先生给自己提出的要求,几乎是在一秒钟的时间我便赞成这一举动,让我有一点小吃惊的是,自从给抖音设定每天10分钟的limit后我就再没打开过抖音直到我准备发一条视频。既然要戒掉为什么还要发布新内容呢? 这就不得不说关于分享的想法,内心深处我是希望和人分享我的快乐和喜悦,但我又深知没有人或者说很少人会感同身受或是真心因为我的分享而开心或是为我开心。想到这点的时候甚至想要关闭朋友圈,可是转念一想,分享的本质不就是分享本身吗?为什么要在意会给别人来带什么?不是应该只关注自己会不会开心就好了吗?这样一想反倒觉得没什么所谓。 比如,尽可能的多看几本书。在回顾去年的40个问题里被问到读了几本书,好惭愧…… 去年竟然,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于是今年想要开始读书,不一定是字斟句酌的认真读每一本,而是开始读,喜欢的话自然会认真的读,否则也不勉强自己。给每一本书机会,但不强求自己读完。觉得好像只有这样不把计划当做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计划。 大致就是这些。 新年快乐/

一月 11, 2024 · Misty